邢广梅

点击了解详情

华肤动态 >

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,中医皮肤医学可追溯3000年前

发布日期:2018-11-27
       我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,是给人类的宝贵财富,中医药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的显著成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。
       其实,与灿烂的中医文明一样,中医皮肤病学的发展也是源远流长,形成了系统化、特色诊疗体系,一直流传到今,至今帮助越来越多的皮肤病患者康复。
       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陈永芳院长指出,中医皮肤医学源远流长,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。
       早在公元前14世纪殷墟甲骨文中就有“疥”等有关皮肤病的记载。
       公元前11世纪由专科“疡医”治疗包括皮肤病在内的疮疡等疾病。
       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简帛医书《五十二病方》,系公元前4世纪文物,载有熏、浴、敷、涂等中药外治法治疗皮肤病。
       春秋战因时期,有了比较系统的医学理论著作《黄帝内经》,论述了皮肤的生理及其疾病发生的原因。
       如《灵枢》记载“卫气者,所以温分肉,充皮肤,肥腠理,司开阖也”。
在《百病始生篇》中又曰:“虚邪之中人也,始于皮肤,皮肤缓则腠理开……故皮肤痛。”
       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著》载:“汗出见湿,乃生痤,劳汗当风,寒薄为齄,郁乃痤。”
       公元2世纪,汉代邢广梅仲景著《金匮要略》中较详细地叙述了皮肤病的治疗方法,如《疮痛肠痛浸淫病脉证治第十八》中记载“浸淫疮,黄连粉主之”,直到现在还有临床治疗价值。
       公元5世纪末,南北朝龚庆宣撰《刘涓子鬼遗方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学专书,其中有许多治疗皮肤病的记载,尤其是应用水银软膏外治皮肤病,要比国外早6个多世纪。
       公元7世纪,隋代巢元方等所撰《诸病源候论》对皮肤病的论述已较完善,差不多将常见的皮肤病均列出,并对所列各种皮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阐述亦较详细,如疣目、狐臭、丹毒、各种癣类、夏日沸烂疮、冻烂疮、癞皲裂、雁疮、风瘙瘾疹等,并了解到疥疮是由疥虫传染所致,欧洲到18世纪才有关于疥虫的报道。
       公元6、7世纪,唐·孙思邈的《干金要方》、王焘的《外台秘要》等均已用丹砂、矾石、硫黄、石灰等矿物药外治皮肤病。
       公元10世纪,元·齐德之著《外科精义》,特别重视整体现念,主“以审病所以然,而量其阴阳强弱以施疗”;认为“治其外而不治其内,治其末而不治其本”的方法是片面的。
       公元17世纪,明代陈司成著《霉疮秘录》是我国第一部梅毒专著,已用砷剂治疗本病,比欧洲用砷治疗该病早数百年。
       明代陈实功著《外科正宗》,关于皮肤病的记载较多,有一些是以前医家所未著的,如白屑风、臭田螺等,叙述也比较系统,至今还有指导意义。
       18世纪以后,中医有了进—步的发展,著书很多,如王洪绪的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、吴谦等集体编写的《医宗金鉴》、顾世澄的《疡医大全》、高秉钧的《疡科心得集》等。
       其中以《医宗金鉴.外科心法》对皮肤病论述最为详细,其分类、命名、症状、治法都较系统,并用图来表示。由于温病学派的创立和发展,其治法在皮肤病中也被广泛应用。
       新中国成立后,在党的中央政策指导下,中医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,《中医皮肤病学》、《中医皮肤科诊疗学》、《简明中医皮肤病学》、《实用中医皮肤病学》、《现代中医皮肤病学》等中医皮肤病专著相继出版,中医研究机构和许多中医院中相继建立了中医皮肤病专科。
       特别是近十余年来,中医皮肤病学科的队伍口益壮大,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。
阅读全文

上一篇:南京中医治疗皮肤病的医院,华肤中医药皮肤的特色

下一篇: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,京沪宁皮肤专家联盟在华肤启动

相关推荐